翻页   夜间
17中文 > 末世求生、进化之路开启 > 第538章 阵地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风的警告,比残酷的战争画面带来的冲击更加猛烈。

    所有指挥员都不由挺直了腰脊,不敢露出丝毫的异色。

    哪怕是六阶的进化体,在陈风绝对的实力及领袖威严下,后背也是冷风嗖嗖。

    战争仍在继续,陈风也只是有感而发的警告。

    作为末世后崛起的领袖,实际上他的作战经验也仅限于面对尸潮。

    大规模兵团的真正碰撞,此战是凭生所见。

    当然,遍翻历史,仅第一战双方便集结五百余万人的战争,也屈指可数。

    二军区的炮火固然密集,终归不能覆盖南北纵深超三百公里的范围。

    联军的部队伤亡虽重,但先锋部队依旧有超过六成的作战力量趟过雷区、越过被炮火搅碎的路障、陷阱,冲进了地方阵地的两公里内。

    这时,战争更残酷的一面才展现出来。

    和冰雪融为一体的暗堡,齐整的混凝土地堡防线。

    各种修建在其内的大口径炮塔、重机枪、无后坐力炮...

    在面对以血肉之躯冲锋的阵型时,终于彻底的露出了其狰狞的獠牙。

    密集的火线,在二军区几百公里的环形防线内展开。

    大口径的弹头,远超音速的传播,疯狂收割着战士的生命。

    碎肉崩散,血雾升腾,远比先前炮火的杀伤来的更加迅捷、猛烈。

    平整的射界,毫无遮掩。

    只有联军炮火轰出的弹坑,能够战士暂时的躲避弹雨。

    他们紧紧伏在弹坑底部灼热的焦土上,头顶是凄厉呼啸的弹雨掠过。

    看着卫星画面中这些地堡、暗堡发挥的威力,陈风头一次意识到普通部队在面对构建完整的阵地时,将面临的是怎样一种恐怖的火力压制。

    凭借手中的轻武器,怎么可能突破厚厚混凝土建造的碉堡内、那些口径、射程都降维打击的固定炮塔!

    他也明白,为什么冲击二军区第四集团军为何那般容易。

    除了战士和武器的碾压,也是这些坚固的防线和凶猛火力给敌方带来的安全麻痹。

    而他以两千人击溃第四集团军的战绩,恐怕再无人能突破。

    只是这样的战争不会重演,吃过一次大亏的二军区,会收起混凝土防线给自己的安全感,绝不会大意到再吃第二次亏。

    接下来的每一场仗,也都注定是越来越硬的仗。

    越来越多的战士,越过炮火的封锁,进入了己方炮弹形成的弹坑中。

    这倒成了天然的散兵坑,只是再前方的火力封锁,又该用什么方法去突破?

    陈风眼睛微眯,完全将自己代入了这场战争。

    在他的脑海,他现在是指挥一方部队的指挥员,又是冲锋在前的普通战士。

    残酷的是,前方的火线封锁,根本不是普通战士能够突破的。

    唯一的机会,便是联军炮团、二炮部队按照前方战士用生命?出的暗堡,精准的进行轰击点破!

    这样,也许能占住二军区外围的第一道防线。

    联军各自的指挥员,和陈风的判断一致。

    轰击二军区阵地的炮火,相继停歇,而后更换炮弹,将重点放在了外围暴露的暗堡火力点上。

    几发单薄的试射,而后是如台风般呼啸的尖哨声。

    只是,等来的炮火,并不是联军的炮火,而是二军区防线后方的炮团炮火!

    联军部队所在的位置,早已是敌对炮团标注好的射界。

    他们只需放低炮口,按照标号的射击诸元,便能尽情的向阵地外围伏于弹坑的战士倾泻弹头。

    如雨般落下的弹头,将湿软的泥土再度翻开并扬向半空。

    那些长距离冲锋侥幸接近目标地点的战士,只能双手伏地撑开胸腔,张大嘴巴被动接受轰击。

    看着漫天细作如牛毛的黑点,落如骤雨的炮弹,陈风不由屏住了呼吸。

    可身处冲锋一线的战士...他们又该有多绝望?

    两轮轰炸,卫星画面重新显现出一片火海。

    终于,联军的远火也落了下来,将暴露出的地堡、暗堡尽数覆盖。

    几乎同一时间内,前后两处不同战场纷纷燃起火海,将前后连接在了一起。

    爆炸的火光,很快逝去,只有滚滚浓烟,从密集的弹坑向天空喷吐。

    陈风紧紧盯着屏幕,忍不住将卫星画面拉的更近一些。

    看到那些于浓烟中冲锋的战士,他刚刚屏住的那口气,终于轻轻吐了出来。

    暴露的地堡,遭受到联军远火的精准打击,几轮轰炸之下,去了七七八八。

    这一下,再也不能封锁部队的冲锋了。

    现在,除了月合和百泉因为渡江没有第一时间将部队顶上来,包括云丰在内的,所有兵团的先锋部队都冲进了二军区外围防御的第一线阵地。

    突破交火,短兵相接,又是一场激烈的交锋。

    其中,厦海、首京、建安的部队战力明显更强,在突破的初始便能压制住二军区的残兵,迅速的站稳脚步,稳稳推进,肃清残敌,顺带着就地构建防御。

    石阳和菁菁聚集地的部队战力,相对就要弱一些。

    尽管阵地上遗留的只是不足半数的残军,它们依旧不能迅速站住阵脚,而是于弹坑残垣中进行了“巷战”,僵持下来。

    所有部队中,最为特殊的,肯定是云丰部队。

    作为联军中唯一一支全机械化武装的部队,在大量一代机和作战机器人的联合推进下,伤亡最小不说,也是突破敌方阵地最快的部队。

    一代机顶在最前,根本不需要远火支持。

    在接近敌方一线防御的地堡时,暴露多少便平射摧毁多少。

    且作战机器人搭载的火力,比普通战士可要强大太多了。

    数量又多,哪怕被炮火扯碎一半,趟进阵地的存在还是以绝对的碾压之势肃清、占领。

    占领之后,顶在前方的一代机甲,直接于阵地上最大的弹坑中跪坐,炮口直对敌方二线阵地,以作固定火及钢铁壁垒所用。

    而直到此时,百泉和月合的部队,才刚刚推进到二军区一线防御前。

    渡过长江,属这两支部队伤亡最为惨重。

    又在阵地外围遭到二军区极其集中的炮火轰击,想要像其他势力的部队那样肃清第一防线,着实是有点困难。

    事实上,百泉和月合的部队,战力比想象中的还要弱一些。

    一方面伤亡太大,另一方面聚集地本身的实力就不如其它。

    更别提百泉是被云丰正面击溃过的,大部分依靠首京补给,现在重建的部队战力还没有恢复到巅峰。

    看到被炮火阻隔在防线外的百泉部队,几次冲锋都被残存堡垒交织的火线挡下,陈风立即命令崔月明,已经站住阵脚的先锋部队调转部分炮火,协助其发动冲锋。

    得到命令,战场上在弹坑已经落实的机甲,有三成退出最前列,居高临下的将炮口对准了北侧。

    根据作战要求,机甲的制造早就根据陈风的提议进行改造了。

    初代机主武器原本搭载的两门155mm速射榴弹炮,取消一门换成了电磁炮混搭。

    面对钢筋混凝土构架的堡垒,电磁炮的穿透力,正是为其量身定制。

    毗邻的战线,初代机居高临下,比后方的远火更加精准,杀伤更强。

    百泉冲锋的战士们,耳中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敌方、己方、云丰的炮弹搅和在一起,让四面八方没有了任何死角。

    几轮轰炸过后,双耳嗡嗡作响的战士,发现了南侧掠下的弹头。

    “友军,是友军!”

    基层指挥官一声大吼,却很快又湮灭于轰隆隆的炮声中。

    但就是这一声大吼,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了两方的炮火支援,坚固的暗堡一座座被精准点杀。

    冒险探出头去,硝烟弥漫中,百泉的战士再度发起了冲锋。

    这一次,他们顺利的突破火线封锁,终于进入了敌方阵地。

    此情此景,让陈风稍有放松。

    云丰方面出战的机甲,也重回原先的位置,再度占据要害,成为后方战士的绝对壁垒。

    至于百泉部毗邻的月合部,便没有那么好运了。

    隔了那么远的距离,云丰有心,初代机炮火的射程也不够跨越百泉攻下的南北纵深。

    他们只能靠后方的远火玩了命的砸,用人命硬堆,勉强跟上了友军的脚步。

    占住第一道防线,各部队立即一分为二,一半警戒敌人的反扑,一半就地修建属于己方的防御。

    看到各单位部队已经就位,陈风轻吐的一口气再次屏住。

    因为占住敌方一线阵地,不过是这场战争的开始。

    仅二军区外围防御,还有十三道防线封锁。

    长久以来的各种军事防御构建,早已让长安聚集地两百公里范围内成为了一座铁墙。

    可占住一线阵地的,除了云丰、首京、厦海、建安还有再度冲击敌军二线的能力,其余的部队能守住敌军反扑便已经不易了。

    更别说幸存部队数量严重不足的月合了,在面对反扑时,第一个沦陷的便是他们!

    战争,一经开始,不到一方溃败,是不绝不会结束的。

    用了那么多伤亡铺开的攻势,绝不可能就此作罢。

    先锋部队站住阵脚的那一刻,第二批部队就紧随其后,向前顶去。

    二军区的炮火,不可能无穷无尽

    这一次,所有的聚集地都顶上了机甲。

    没有统一指挥,但指挥员的基本素质毋庸置疑。

    不会有谁判断不出,能否稳住局势靠的就是接下来防守作战。

    现在,攻守易行,占住一线阵地的部队,将迎接二军区最猛烈的反扑!

    炮火,在已占住的阵地绽放。

    二军区以逸待劳,借助标注好的射击诸元,将一线阵地完全用火力覆盖。

    大口径的重炮,都是破坏性打击。

    原本就之声断壁残垣的暗堡,根本不能形成多少防护。

    而短短时间的抢修过程,根本没有带来多少有效防御构建。

    铺天盖地的炮火下,历经两轮惨战的战士,再度经受死神的点名。

    一轮炮火落下,敌方炮团便随之机动,轮换位置继续轰击。

    这让联军后方的远火打击难以奏效,毕竟隔着极远的距离,弹头不可能呼之即到!

    二军区也没有过多的倾斜弹药,他们也很明白,第一轮杀伤力最足,往下一轮差过一轮。

    故而三轮覆盖性打击之后,二线的敌军便越过防线,向一线阵地逼来。

    从第三轮惨战中幸存的战士,从深深的弹坑爬出,幸存基层指挥官的指挥下,构建简易的火力防线。

    所幸,部队中的进化体战士,携带量核。

    战场的武器、弹药补给不用担忧,一些冲锋无法展开的重武器或半成品炮塔可以迅速展开。

    双方进行激烈的交火,不同的是,现在被火链绞杀的战士,不再是联军,而是二军区部队。

    反扑的敌人,并没有铆足了劲一头硬钢到底。

    发动了几轮冲锋之后,部队果断后撤。

    观看战况的陈风脸色微变,不由心中暗骂。

    不能协调指挥,各方部队不能统一调控,根本不能形成有效战力,这场仗不可能打赢。

    思绪未落,头顶又响起炮弹落下的凄厉尖啸声。

    联军刚刚构建的重武器火力点,就这样被炮火摧毁。

    连带着防守的大量战士,都在炮火下扬成飞灰。

    场上,只有云丰的部队最为平静。

    有机甲的守候,对面部队甚至没有发动任何反击,识相的不像话。

    又一轮炮火打击,敲掉联军火力点,敌军的冲锋再度形成。

    没有重武器,仅凭轻武器不可能守住阵地。

    迫于无法,联军只能再度构架重武器火力点,对蜂拥而至的敌人进行封锁。

    你方唱罢我登场,相同的场景再度上演,敌人退却,取而代之的又是重炮对新构建火力点的再一轮打击!

    陈风微微皱眉,不管二军区还是一军区,曾经都是同样的部队。

    以本土这种内卷的程度,这些指挥员彼此之间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作为进攻一方,面对以逸待劳的防守方,又是没有明显劣势的防守方,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他是此战的副总指挥,战斗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

    哪怕后方的部队顶上来,那也是添油战术,逆转不了局势。

    顶多就是稳住这里,继续和敌方部队以命换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