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炮体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耶维斯基此举不得不说也是在冒险,虽说耶维斯基在起义军的地位不乏挑战者,但是作为名义上起义军的最高统帅,耶维斯基的地位不得不说是举足轻重。

    虽然之前奥古斯特的使者明确的告知耶维斯基三千波兰军队的指挥官科恩约尔是奥古斯特的心腹,但是毕竟战场上任何的变故都是可能发生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耶维斯基依然敢于潜入波兰军营,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在与科恩约尔达成协议之后,耶维斯基便在科恩约尔的安排之下离开了波兰军营,幸好科恩约尔成功的瞒住了库利奇科夫安插在波兰军营中的耳目,不然的话耶维斯基一行人能否安全的离开波兰军营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第二天一早,在库利奇科夫的号令之下,三千俄军和三千波兰军队在起义军的防线对面摆开了进攻阵型。

    为了能够尽快的消灭对面阻挡道路的起义军,库利奇科夫命令俄军部署在了中央,而将波兰军队部署在了两翼,在库利奇科夫认为,虽然对面的起义军看起来比较精锐,但是充其量也就是一帮经历过一定训练的农夫,面对三千精锐俄军的进攻,也许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击垮对面的起义军。

    库利奇科夫对于起义军的认知并没有太大的错误,虽说这些民族主义者在起义军组织了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进行了一定的军事训练,但是受限于波兰政府和俄军的压力,他们都只是将人马匆匆的聚集在一地简单的进行队列的操练而已,为了防止政府和俄国人的察觉,这些起义者连射击都没有进行训练。

    而在起义成功之后,因为起义军头上笼罩的主角光环,所以在一路的攻城略地之中,往往就是起义军一亮出自己的旗号,所图的城市便不攻而破,这样看似轻松的战果却也让起义军没有受到什么样的磨练,而一支缺乏磨练的军队与欧陆一流的俄军之间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

    自信满满的库利奇科夫看着不远处的起义军阵地,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而与之惊人相似的是离他不远处的耶维斯基也是一脸笑容的看着俄军。

    俄军中的炮兵将一门门火炮推到了前线,在这个时代欧陆各国所用的火炮基本上也只有野战炮、加农炮、榴弹炮以及圆柱体底仓的臼炮。

    其实火炮划分体系起源于法国,1730年的法国野战军使用着五花八门的弹药,由法国本土制造或是从外国进口,口径也各式各样。这样的炮兵弹药体系是所有炮兵后勤军官们的噩梦。火炮运输则是另一大挑战,因为那时的大炮通常是极为笨重的。比如,一门12磅野战加农炮需要9匹马拖拽,有时甚至要用上小牛。由此可见,这些大炮车是极不灵活迅捷的

    1732年10月7日,法国皇家政令通过了瓦利埃尔体系,替代了先前法国陆军中繁杂的其余体系。该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精简各种繁杂的弹药口径名目,以及使加农炮身管与臼炮身管标准化,使弹药与火炮均可以在法国本土被制造。

    新生的法国陆军炮兵体系包涵4磅、8磅、12磅、16磅与24磅加农炮挥官,在西里西亚的施维德尼茨要塞抵御普鲁士陆军的进攻,战功显赫。10月9日,当时驻守要塞的司令官古斯科伯爵,率军向普军投降,因为要塞弹药已尽。

    此战普军付出了7000人伤亡的代价,而奥军的伤亡不到1000人。在施维德尼茨发生的这场防御战,尤其是这次战役中炮兵的作战行动,在全欧洲广为流传,在格里伯瓦被囚禁于普鲁士的日子里,腓特烈二世曾尝试说服他加入普军,但最终未能成功。格里伯瓦后来返回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莎女皇升他为中将,并且寄去自己的亲笔感谢信与一条镶有钻石的女皇画像链。她希望格里伯瓦能够留在奥地利军。但是,格里伯瓦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巴黎。

    回到巴黎的格里伯瓦为了给关于法军现役火炮的作战效能的辩论画上一个句号,特地前往了斯特拉斯堡。在那里,格里伯瓦将在观察团的监督下,测试他所设计的新型火炮。这个观察团由阿尔萨斯方面军司令官孔达德元帅直接负责,团内包括多名炮兵专家。在马利茨、戈麦尔和罗斯坦这些改革派军官们的协助下,更多的改进被添加到新炮兵体系当中。最终,测试的结果牢固的证明了格里伯瓦体系的优越性。在格里伯瓦著写的报告与其余斯特拉斯堡测试结果报告的基础之上。

    法国的战争部在1765年草拟了宣布采用新炮兵体系的皇家政令。该草稿得到了索瓦瑟公爵的批准,最终在8月13日的皇家议政会上被国王批准。

    允许引入格里伯瓦体系的皇家政令在1765年10月15日生效。这次改革涉及野战炮与榴弹炮;臼炮起初被忽略了,直到20年后被再次引入。该体系最为重大的几项改革,全部是针对野战炮兵的。事实上,瓦利埃尔体系的一大缺点就是未能将用于城战和堡垒的重炮,与协助18世纪线式队形在野外作战的野战炮区分开来。格里伯瓦体系,在其涉及范围最广的时期,包括以下内容:

    野战炮:

    12磅、8磅与4磅加农炮

    1磅轻炮(罗斯坦炮?)

    6寸榴弹炮

    要塞与卫戎炮:

    24磅、16磅、长管12磅、长管8磅与长管4磅加农炮

    8寸榴弹炮

    12寸、10寸与8寸臼炮(圆柱体底仓)

    12寸、10寸与8寸戈麦尔臼炮(锥体底仓)

    15寸石制臼炮

    而现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格里伯瓦体系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所以在法国炮兵实行后不久,格里伯瓦体系便被欧陆各国纷纷引进,当然欧陆各国之间的火炮也有着些许的差异,这样就导致了普鲁士的三磅炮的存在

    现在欧陆各国陆军的野战炮基本上都是由四磅炮夹杂着六磅、八磅炮使用,十二磅炮因为其运输的不便使得除非是在大军决战中,否则一支小部队是不会携带其上战场的。

    ps:感谢?梁以及75321大大的打赏,在下实在是无以还大大的厚情,因为今天晚上老哥叫去喝酒,所以这个内容你们懂得,今天听闻了一个好消息,周五再和大家分享吧,谢谢大大们的支持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