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回到明末搞基建 > 第一百零七章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都是为百姓服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一千万元。”

    李良才伸出一根手指来,鼓起勇气说道。

    “一千万?”赵诚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数额太庞大了吗?

    大人请放心,我们李记粮行几代从商,信誉是很好的。

    这一千万元,折合白银二百万两,数额的确是有些太过庞大了。

    但我们绝对能负担得起。

    良才并非贪心,而是我们李记有这个实力,即便是折了本钱,也能赔偿得起。

    我可以用我们的良田和宅子做抵押……”

    李良才赶紧急急忙忙地解释着。

    “呵呵!不用说那么多。

    一千万两就一千万两,多大点事?

    我是觉得,这么点钱,不值当的来找我。

    你直接去赵记银行,申请一下就能解决了。”

    赵诚摆摆手,一副不想再浪费太多时间的样子。

    他现在手里的盘子越来越大,眼光也已经越来越高了。

    不过,再想一想,李记粮行只是小小顺圣川东城的一家粮号而已。

    虽然几代传承,财富估计也是有限的。

    鼓起勇气过来,一副狮子大开口的样子,结果才一千万而已。

    李良才一愣,紧接着,就是老脸一红。

    火辣辣的,臊得慌。

    他自以为数额庞大的一笔借贷,结果在人家眼中,只是不值一提的小数目?

    人家现在似乎都不想跟他多说了。

    “不不不……这,这……”

    李良才觉得,一定是哪里有些不对。

    “哦,你是东城人,咱们也算半个老乡。”

    赵诚语气很和蔼,回头向牛大力吩咐一声。

    “让人去告诉银行那边,就说我说的,对李家照顾一些。

    各种手续,可以减免一下,尽快给他们放贷。”

    反正赵诚也不怕人赖账。

    强地军接下来要消化化销营和第三堡。

    然后就要进军东城了。

    “是,大人。”

    牛大力答应一声。

    李良才微微吁一口气。

    不管怎么说,此行的目的终究是达到了。

    粮票,能拿到手了。

    “大人,小的还有一事相求。”

    看着赵诚转身要走,李良才快步追了上来。

    “你说。”

    赵诚脚步顿了一下。

    “大人,小的家里是做粮行的,想来大人也是知道。

    小的想在强地开家分号,请大人恩允。”

    李良才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摞银票来,凑近了几步,悄悄往赵诚手里塞去。

    赵诚条件反射一般,就想接过来。

    谁还会嫌钱少不成?

    更何况,他对李良才来开粮号,求之不得呢!

    这算是顺水人情,钱收了也是心安理得。

    但是,手伸出去,才突然意识到,这钱不能收。

    他现在身份不一样了。

    强地刚刚开始发展,盘子刚刚形成。

    正是塑造风气的时候。

    所谓上行下效。

    要是他带头收贿赂,身边人有样学样,这个组织就完蛋了,那就是从根子上坏了。

    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赵诚伸出去的手,由接变成了推。

    “李公子,我们强地不兴这一套。

    念在你现在不懂,我就不追就你了。

    下次如果再有这种情况,想用糖衣炮弹诱惑我们强地的干部,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赵诚声音严厉。

    “这……小的是一片好心……

    绝对,绝对没有其他心思……

    小的再也不敢了……”

    李良才诚惶诚恐,赶紧收起粮票。

    牛大力等在身后看着,都是下巴高高扬起。

    这个李良才,真是太不懂他们家大人了。

    他们家大人道德情操这么高尚,岂会是在乎这些黄白之物的人?

    这简直是玷污了他们家大人。

    “没关系。我从来不会不教而诛。

    但是,这次告诉你了,你以后也就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我们强地,对行贿受贿的容忍度,是很低的。

    我们不会允许我们的干部犯错。

    同样的,我们也不会允许有人,来腐蚀我们的干部。”

    赵诚声音严厉,说完之后,才稍微舒缓了一些。

    扭头看了看旁边一家新开的茶馆,向李良才示意一下。

    “来!进来坐坐吧。”

    “是,大人。”

    李良才赶紧答应一声,跟在赵诚身后。

    转身的时候,悄悄擦一下额头的汗水。

    赵诚的威严,已经越来越重了,给他很大的压力。

    这家茶馆是新开的。

    这也是强地最近出现的新事物之一。

    强地挣粮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吃饱喝足穿暖,难免就会产生其他商业需求。

    有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就开始摆摊卖东西,或者是开小店。

    赵诚对商业行为,自然是鼓励的。

    资本,商业……

    最起码在未来几百年内,都是主流。

    任何有意加以限制的行为,都是自残。

    赵诚不能让自己的集团,在诞生之初,基因里就有排斥商业的行为。

    他甚至对此还加以鼓励,在合适的位置,安放了一些简易小屋,出租出去。

    这家茶馆,就是应运而生。

    “大人!

    赵大人来俺们茶馆了!”

    赵诚刚进门,就见掌柜的兴奋地喊起来。

    赵诚扭头一看,这是熟人啊。

    “王小宝?

    这家茶馆,是你开的?”

    赵诚也有些意外。

    对于王小宝,他是了解的。

    跟杨二闲臭味相投,都属于好吃懒做型的。

    “是啊,是啊!是俺开的。”

    王小宝连连点头。

    “大人快上座请坐。”

    “大人好。”

    “大人。”

    茶馆里,其他客人纷纷恭敬地站起来,打着招呼。

    不少人的目光中,都带着炽热。

    赵大人带来一项项的奇迹,在他们眼中,已经越来越神化了。

    赵诚温和地笑着,点头回应。

    王小宝勤快地带路,到最后的位置,用袖子把凳子擦了又擦,又吹了吹。

    本来就没有尘土的凳子,被他擦拭得更干净了。

    “不要这样。”

    赵诚伸手,拉住了王小宝。

    “对人的尊敬,放在心里就可以了。

    做生意,要做好质量,不要坑蒙拐骗,要实在。

    对客人,要客气一些,态度要好一些。

    但是,在咱们强地人和人是平等的。

    你和强地军,和我,都是平等的。

    我们只是凑巧做了不同的工作而已。

    都是为强地服务,为百姓服务。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赵诚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啊?俺和大人是平等的?

    不敢!不敢!”

    王小宝有些慌张,赶紧连连摇头摆手。

    李良才在旁边听着,心里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人人平等?

    这不是古时候的大同社会吗?

    现在,谁敢提人人平等,天下大同?

    难不成,这个赵百户,真的有这么大的野心也远望?

    “我说行,那就行。”

    赵诚姿态很强硬。

    扭头向牛大力吩咐:

    “通知街道办的,让他们在墙上刷标语的时候,把这句也加上了: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都是为百姓服务。”

    赵诚觉得,是不是回头可以找个挑粪工,去聊聊天。

    然后找人写一篇小作文,发表出来?

    宣传口,必须要搞起来啊!

    说起来,报刊也该办起来了。

    各种事,真的是好繁多。

    现在,他手下人越来越多,青壮暂时得到缓解。

    人才就成了软肋。

    基建系统,只起辅助作用。

    从基建系统里兑换的人才,价格昂贵,工资高,也就算了。

    在使用中,赵诚发现他们都偏向NPC,只能具体执行指令。

    更多的意义,是犹如火种一般,为强地培训人才。

    而且,赵诚也不打算完全依靠系统。

    那样太被动了。

    他要建立起自己的人才体系,工业体系,农业体系……

    做到全方面的自给自足。

    赵诚坐下了,示意李良才在对面坐。

    李良才谦虚了半天,才斜着身子,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

    这是极为谦逊的态度。

    是在等级相差比较大的人面前,身份低的人做出的姿态。

    赵诚微微思索了一下。

    这涉及到华夏的礼节。

    华夏,一向是礼仪之邦。

    虽然他个人觉得,这种礼节似乎有些繁琐了,但要说反对,其实也谈不上。

    比如到了21世纪,棒子们和倭寇们,反而似乎倒更重礼节……

    在生活中的表现,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

    华夏在一次次改革中,早就把自己的传统礼节,给丢得差不多了。

    这固然更有利于人人平等,但仔细想想,却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是好是坏?是利是弊?

    赵诚一时之间,有些想不太明白。

    对!

    他就是想不太明白。

    哪怕有着远超这个时代四百年的经验和智慧,他依旧想不明白其中的利弊。

    难以取舍。

    既然如此,那就暂且搁置。

    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急着去处理,暂且搁置。

    一动,不如一静。

    这就是政治智慧。

    王小宝已经急急忙忙地来给上茶,上点心。

    “王小宝,你这生意不错啊。

    这小点心,都是你自己做的?”

    赵诚看着桌上的点心。

    这都是当地特色小吃。

    有一小碟圪渣饼,还有一碟糖麻叶。

    圪渣饼,跟锅巴差不多,是同一类的东西。

    糖麻叶接近麻花,但又不是,北方各地都有这种小吃。

    只是叫的名字不一样。

    在宣府一带,叫做糖麻叶。

    在京师,山东一带,又叫做“小果”。

    跟叫做果子的油条有所区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