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17中文 > 奉天为皇 > 第七十八章 推波助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网] https://www.17zhongwen.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偏激了,太狂妄了。

    今天我赵佶就要清理门户。

    宋徽宗脑海之中疯狂的旋转着自己的完美计划。

    第一步就是他在众人缄默不语的时候,挺身而出,振臂高呼。

    让百官找到主心骨。

    然后就顺势借助大家的推波助澜,废了这个皇帝。

    第二步,就是最关键的。

    宋徽宗已经想好了,只要自己重新掌权。

    他绝对会第一时间跟城外的粘罕大将军谈判(投降)。

    大宋地大物博,富有四海。

    肯定能够衰减金军的怒火。

    如果那时候还不可以,那就直接把赵烁交给金人。

    毕竟这段时间金军的将临门也了解了情况。

    从头到尾不是他宋徽宗不配合,实在是新的皇帝要硬刚。

    到时候所有的责任全部退到赵烁头上。

    这件事情就有一个谈判的好开头了。

    完了金人需要多少赔偿,就直接大大方方的答应他们。

    毕竟汴梁城的百姓还是很富有的。

    既然能张罗起来一起抗金,那自掏腰包缓解金人的愤怒。

    也是可以的!

    这就是宋徽宗的具体想法跟构思。

    他这么考虑问题,也有他的道理。

    因为赵烁已经打破了现状,打乱了政权的平衡了。

    大宋朝一直以来重文轻武,突然到了赵烁这边直接黩文扬武。

    而且几天之内接连砍了几名文臣。

    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他几乎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了。

    正如卢德公说的那样,赵烁是暴君。

    可是赵烁对此却是不以为然。

    暴君怎么了?

    只要不是昏君就好。

    纵观华夏历史上,那些文治武功都非常鼎盛的皇帝。

    哪一个不残暴?

    没有霹雳手段,他们能建立千古璀璨的帝王霸业吗?

    肯定不行!

    即便是在宋廷士大夫们口中,认为仁义博爱的宋太祖赵匡胤!

    没错,他确实不怎么杀大臣!

    可是他的杀伐,在对付异族的时候,有没有打折扣?

    没有!

    不但没有打折扣,反而杀伐果决,从尸山血海之中来回杀戮,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到了现在,士大夫们对异族卑躬屈膝?

    赵烁觉得即便是太祖皇帝在世,也会拿他们开刀问斩,以儆效尤的。

    相反,宋徽宗赵佶就是昏聩无能的典型代表。

    而且他这个代表还是在历史上独一份的。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明亡的崇祯皇帝也比宋徽宗强。

    因为至少人家在王朝跌宕的最后关头还想着励精图治,绝地求生。

    可是宋徽宗呢?

    他干了什么?

    呸!

    啥也不是!

    总而言之,赵烁现在就是要打破所谓的规则,要扰乱现在的朝堂平衡。

    非常时期,他不需要权力平衡。

    他要的就是要万众一心,直接跟金人硬刚下去。

    谁要是阻碍他的富国大业,谁就是他的敌人,是大宋的敌人。

    是整个华夏族群的敌人!

    在一个,满朝士大夫没有一个聪明的人。

    他们也不想想要是金人进入汴梁城。

    不但意味着大宋名存实亡,他们那些士大夫们也会被斗的家破人亡。

    背负莫大的耻辱。

    到时候,家人被掳到北方,肆意欺凌。

    财产被全部征收,甚至不会阿谀奉承的人会遭到金人的屠杀。

    这一切,他们都觉得不会发生。

    因为他们以为金人跟他们一样。

    其实,这是最大的自欺欺人。

    当然,也有人肯定能够得到善终。

    但是那个善终是被剥夺了人格尊严之后换来的。

    最终得到好处的人,只有寥寥无几的汉奸。

    所以,之前老百姓对朝堂不怎么信任。

    一个王朝的统治,一旦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公信力。

    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赵烁的主要目的,便是让黎民百姓重新拾起大国自信。

    为了达到这个预期。

    别今说他看了一个卢德公了。

    就算是再多砍几个桀骜不驯的士大夫,也绝不皱眉头。

    然而,宋徽宗也明白的赵烁的意图。

    实际上,被砍了驴脑袋的卢德公也知道,蒋荣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们的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下的。

    那个条件就是汴梁城破。

    到时候赵烁作为大宋最强硬的抗金主脑,势必会遭到三重打击。

    一方面是太上皇的势力。

    一方面是士大夫的贵族团体。

    另一方面就是嫉恶如仇的金人。

    因此,赵烁要稳住自己的政权,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就是保证汴梁城没有被金人攻破。

    若是三天之后,汴梁城还在。

    那赵烁便是大宋的功勋,他的皇权将会更加稳固。

    到时候,所谓的宋徽宗跟士大夫们只能趴在赵烁脚下吃灰。

    谁要是不服气,直接打入大牢,还不服,就直接干挺他!

    要是三天后,金人入主汴梁。

    那赵烁就会遭到宋徽宗集团的反噬。

    到那个时候……

    也不想了。

    赵烁知道,到那个时候,大宋汴梁城内没有一个舒服的人。

    自以为是的宋徽宗会跟着自己一路北上。

    不过赵烁绝对不去。

    他会第一时间冲出城,逃亡。

    即便逃亡也比当俘虏强。

    而且在这个背景下,汴梁城破,皇帝冒失杀出去,去跟勤王大军汇合。

    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至少有赵烁这个皇帝在,就没有后面的康王赵构什么事。

    自己只要跟岳飞他们碰面,就有了收复山河的希望跟底气。

    而坐在汴梁内准备迎合金人的宋徽宗集团,却要被押送到北方。

    还有一个叫秦桧的家伙。

    但是赵烁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回来了!

    因为耻辱已经发生,迎那些废柴回来干啥?

    让他们在北国自生自灭。

    等到自己率军北上,攻克金国的时候,给他们发一篇祷文即可!

    所以,赵烁已经做好了双重的打算。

    无论守住汴梁城,或者是守不住,他都不亏!

    就在赵烁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人生赢家,即将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

    文德殿下面的台阶上,快速赶来一名官员。

    那个人策马奔腾,到了石阶前面,急忙下马。

    接着往上面跑。

    已经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的文臣士大夫们好奇的循声看了过去。

    那个人,正是武德司的指挥使高俅。

    看到高俅出现,宋徽宗赵佶脸上一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